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对家庭而言是一项全方位的健康决策,对社会而言它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福祉。1990年5月,原国家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20日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是国家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观念,强化人们母乳喂养的意识,促进母婴健康。2024年是第34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口号为“倾听母婴,共筑暖链”,强调社会各界携手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营造爱母爱婴的社会氛围,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奠定稳固基石。
母乳营养丰富,是最适合婴儿的健康食品。坚持母乳喂养有利于成长发育、增强婴幼儿免疫力、增进母子感情、经济又方便、干净又安全。
1、有利于成长发育:营养最为全面,蛋白颗粒小,易于吸收。母乳中牛磺酸、鞘磷脂等物质对大脑发育极为有利。
2、增强婴幼儿免疫力: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铁蛋白、双歧杆菌,免疫球蛋白等,有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预防胃肠道疾病等。
3、增进母子感情:哺乳的过程是建立亲密母子关系的桥梁,可以给幼儿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4、经济又方便;喂养方便,不用消毒,温度适宜,无成本,又免去冲泡奶粉的麻烦。
5、干净又安全:安全、干净、无毒,可以放心食用,并可以减少过敏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至少母乳喂养6个月,提倡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
倾听母亲的声音
分娩后,母亲由于激素水平的影响,以及家庭角色所带来的巨大改变等,会出现心理调适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照顾者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 来自家人和社会的鼓励,坚定了我选择母乳喂养自己的宝宝;
♡ 如果遇到母乳喂养问题,我可以向爱婴医院哺乳顾问等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 有哺乳经验的长辈或朋友分享了她们的哺乳感受和经验,给我很好的启示;
♡ 我知道不母乳喂养的风险,希望母乳代用品的宣传不要误导我们;
♡ 感谢家人为我精心制作美食,提供舒适的环境,让我在产后心情舒畅;
♡ 每当看到爱人或者长辈与宝宝亲密互动,都让我深感家的温暖与幸福;
♡ 我愿意加入母乳喂养同伴交流社群,聆听妈妈们的育儿心得,彼此交流成长;
♡ 许多公共场所都设立了哺乳室,带宝宝外出也不用担心无处喂奶;
♡ 单位为女职工设立了哺乳室,这个私密的挤奶空间,能帮助我满足宝宝的母乳供应;
♡ 我希望和家人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科普讲座,获得更多育儿知识。
倾听宝宝的声音
♡ 母乳是来自妈妈的味道,可以为我提供最好的营养,且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母乳喂养不需要固定的时间间隔,希望妈妈在我想吃奶的时候就喂我。
♡ 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内,我总是需要频繁地吃奶,包括夜间我也有吃奶的需求,这是正常的现象,还请妈妈根据我发出的“喂食信号”及时地给我喂奶。
♡ 因为我还太小,我的情绪和需求只能借助行为来表达,除了“饥饿”之外,当我感到过热、过冷、需要排便、肚子不适或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都会用哭声或特定的动作来告诉妈妈。
鼎城区妇幼保健院是全国首批爱婴医院之一,多年来一直坚持提倡母乳喂养,每年定期开展全院员工普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在产科病房及门诊常态化进行宣教,发放宣传资料,并开展了多次咨询义诊活动。5月17日上午,医院孕妇学校开展专题授课,使广大孕产妇及家人了解到母乳喂养的优点,深刻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倡导、支持、促进母乳喂养的意识,普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提高知晓率和普及率。
区妇幼 孕妇学校活动
“暖链行动”是一项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全球性行动,倡导以母亲和婴儿为核心,遵循生命最初1000天的时间轴,所有支持母乳喂养的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都是暖链中的一环,并通过各环节之间的协作,为母婴家庭传递一致信息及提供支持措施,以帮助母亲和婴儿获得持续的、满意的、有效的母乳喂养体验。
母乳不足
母乳不足的征象包括母亲挤奶时挤不出奶;婴儿在睡完后,经常哭闹(排除疾病、大小便等情况),含着奶头不放;喂奶次数过频;哺喂持续时间过长;婴儿不经常排便且排便量少。
母乳不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不足,还有一种是母亲或家人认为不足。很多情况是由于婴儿吸吮不够或未能进行有效的吸吮,导致“母乳不足”。如果哺乳前乳房膨胀,哺乳时能听到婴儿连续吞咽声,哺乳后婴儿安然入睡,且睡眠时间较长,体重身长增长正常,表示母乳已经满足婴儿的需要。
母乳不足处理:针对原因,采取措施。
① 如果母亲认为婴儿没有获得足够母乳,需要分析母亲担心的原因,帮助母亲树立信心;
② 通过询问全面喂养史,了解母亲担心的问题;
③了解母亲营养及膳食摄入情况;
④了解周围其他人对母乳喂养的看法及对母亲造成的压力;
⑤观察母乳喂养过程,以检查喂奶姿势和衔接是否正确。
婴儿拒绝母乳喂养
宝宝表现为含着乳头,但不吸吮或不吞咽。其原因可能是:
①婴儿生病、疼痛或服用镇静剂;
②母乳喂养有技术性困难;
③环境改变使婴儿不安;
④或者仅仅是表面拒绝,而非真正拒绝。
胀奶或乳房肿块
吸吮不够频繁或衔接错误,没有做到按需喂养,母婴分离、“排空”乳房不够及时,母亲产奶过多、乳房过大、穿紧身衣或不穿内衣,母亲哺乳时有不良习惯。
处理:早吸吮、勤吸吮、有效吸吮。对于那些乳头短、硬,影响有效衔乳的宝宝在吸吮前先挤出部分乳汁,使乳头变软,便于衔乳。母婴分离要及时“排空”乳房,使用吸奶器方法要正确。如果乳房出现肿块,且位置固定,则需到医院做专科检查。
乳腺炎
常见类型是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寒战高热。乳腺炎早期可以用手法排乳、中药治疗,化脓以后则需要切开引流。
母乳性黄疸
生后母乳喂养且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状况良好,吃奶好、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处理:先排除其它引起黄疸的病因,对临床诊断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可以采取暂时停止哺乳喂养,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必要时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中药退黄、光疗等。黄疸明显下降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乳糖不耐受
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主要症状是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部分患儿肠道气体多,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患儿还会伴有腹胀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闹,排便或经治疗后腹泻好转。
处理:如果大便次数不多,且不影响生长发育,则无需特殊治疗。若腹泻次数多,体重增加缓慢,建议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母乳喂养前添加乳糖酶,改用无乳糖配方粉喂养或混合喂养,急性期伴脱水时给予静脉或口服补充液体以纠正脱水等。
断离母乳
目前还没有指南明确最佳的断奶时间。每个宝宝的食量、进食习惯、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妈妈的奶量、身体状况、工作性质等都是有差异的。WHO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时间,同时需要补充其他适当的食物。
“断母乳”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自然适应过程,逐步减少喂养次数,这个过渡时期有时需要持续几个月。婴儿4-6月龄时,要根据婴儿的生理成熟度逐渐添加泥糊状食物/半固体食物,为断母乳做准备。不建议在宝宝生病时断奶。
图片
责编:赵娜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陈世杨 姚军
来源:鼎城区妇幼保健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何朝辉主持召开鼎城区安全守底工作调度会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