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粒花生米,差点惹出大祸
2025-01-03 14:21:21          来源:鼎城区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邢修宇 |          浏览量:5740

12月17日上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科主任杨俊在坐诊时遇到了一位情况特殊的患者。据患者描述,2天前,在进食过程中因呛咳导致后续出现反复咳嗽和咳痰的症状。杨俊副主任医师不敢怠慢,立即安排了胸部CT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可见一异物影,异物极大,预计取出难度大,操作时间长。

杨俊副主任医师深知,如果不及时取出该异物,患者将面临窒息和严重感染的风险,这些都是致命的问题。于是,他立刻安排患者住院,并指示陈志伟医师迅速完善支气管镜术前准备,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时间紧迫,患者的状况在当日就出现了恶化,体温高达39.2℃。科主任杨俊副主任医师在与家属紧急沟通后,立即带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气管镜医疗团队在局麻下行异物取出术。

支气管镜手术迅速展开,气管镜检查很快在患者的右肺下叶基地段发现了一个白色团状粘物。医生们迅速使用活检钳进行夹取,但只成功夹出了部分黏液。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心率急剧波动在180-190次/分,血压也升高至170/110mmHg,血氧饱和度在高流量供氧下仍然较低,这使得手术的风险系数大大增加。



面对患者局麻不耐受的紧急情况,杨俊副主任医师果断决策,立即联系手术室及麻醉科医生,将患者转入手术室进行气管插管并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随后,医生们再次使用支气管镜和活检钳进行尝试,但白色粘状物部分破裂后,仍然无法通过活检钳夹出。

在仔细观察后,医生们发现白色粘膜坏死物下包裹着一个硬物。经过手术室团队成员和外科陈颖俊医生的集思广益,他们决定更换为圈套器进行尝试。经过多次调整角度和稳准狠的操作,他们终于成功将异物圈出。气管镜下显示,患者原本被堵住的支气管已经完全通畅。


异物取出前影像学


异物取出后影像学

事后追问患者得知,这个险些酿成大祸的异物竟是半粒花生米。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呼吸科在异物取出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再次展现了我院多学科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以及外科陈颖俊医生的协助和支持。这一成功案例也标志着我院在新技术和新项目上的不断进步,为我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康科普

什么是气道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常见于婴幼儿也可发生于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食物或异物(如花生、豆子、鸡骨头、鱼刺、儿童小玩具、弹珠、水果核、药丸等)进入嵌顿于气管、支气管内,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情况严重者会引起窒息死亡。


什么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

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是指在全麻或局麻下用支气管镜采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气管、支气管内异物的一种手术操作。


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优点?

这项技术的优势众多。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它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避免了大面积的切口和长时间的术后恢复。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住院时间大幅缩短,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支气管镜操作灵活,可以深入到各级支气管分支,大大提高了异物取出的成功率,降低了残留异物导致再次发病的风险。


支气管镜检查适应证?

1.疑诊气管、支气管、肺脏肿瘤或肿瘤性病变。

2.不明原因咯血持续1周以上的患者,即使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

3.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进展迅速、抗菌药物效果欠佳、病变持续存在或吸收缓慢、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或伴有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4.器官或骨髓移植后新发肺部病变,或者疑诊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肺免疫排斥时。

5.临床上难以解释、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欠佳的咳嗽患者。

6.原因不明的突发喘鸣、喘息,尤其是固定部位闻及鼾音或哮鸣音,需排除大气道狭窄或梗阻时,建议行气管镜检查术。

7.对于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如间质性肺炎、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及职业性肺病等。

8.对于可疑气道狭窄的患者。

9.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单侧肺、肺叶或肺段不张。

10.外伤后可疑气道损伤的患者。

11.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怀疑各种气管、支气管瘘,如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胸膜瘘等。

12.临床怀疑气道异物者。

13.原因不明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物等。


责编:邢修宇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姚军 陈世杨

来源:鼎城区融媒体中心

鼎城新闻
最新资讯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