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路工孝心照料高龄母亲,数十年为爱坚守
2021-11-09 15:41:06          编辑:蔡依秦 |          浏览量:79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11月9日讯 袁大义,常德市鼎城区人母亲罗冬枝86岁,年老体弱多病,他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照料病母亲生活起居,从不抱怨生活,积极乐观,为人友善。

袁大义为母亲梳头发

自父亲去世后照顾高龄患病母亲的重任就落在了他身上,他还有三个姐姐,都嫁在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差,母亲已有85岁,行动不是很方便,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需要人照料,为母亲修剪指甲,梳洗头发,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道在他身上完美的体现。袁大义是一名公路养护工,平时工作在路上很辛苦,下班回到家,还要给母亲做饭,由于中午工作不能回来,他都是早上做饭要母亲多吃一点,下午下班后尽量提前吃早晚饭,一天吃两顿的习惯就这样延续了数十年,母亲喜欢吃鱼,他就变做花样给母亲做鱼,酸菜鱼,红烧鱼,鱼头汤,有一次,母亲看着袁大义每天太辛苦了,想给家里打扫一下卫生替他分点家务,没想到脚下踩空,从小马凳上滑倒了,摔到了地上,打电话给袁大义时正值公路“国检”,一边是工作,一边是母亲,袁大义打电话给远在丁家港的姐姐赶过去把母亲送到了医院,当下班袁大义赶到医院时,两母子紧紧抱着痛哭,母亲的情绪很不稳定,说,我又给你添乱了,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免得拖累你,此时的袁大义内心非常自责,由于摔伤不是很严重,观察一天后第二天便出了院,袁大义给母亲说,等公路国检结束了,我请两天假好好陪你。

他是单位出了名的孝子,更是出了名的技术能人,2018年年初,为了更出色地完成公路养护最日常性、最基础性的工作,他时刻琢磨着能否用机械劳动来替代人力劳动。这样既能降低养路工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经过反复试验、多次实践,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克服重重困难,几经调试和改良终于将普通的四轮农用车改装成了专业的清扫保洁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工作效率提高将近20倍。道路养护工作非常既坚苦又劳累,有的工人在长期劳累后对工作产生懈怠之心,他总是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和爱岗敬业带动班里的同志,在脏活累活面前,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工作之余他常常和大家谈起自己对公路的热爱以及工作中的成就感,还谈他和母亲的相处,如何用善心,爱心照顾母亲,都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他说,忠孝只要用心做了,问心无悔。

袁大义同志经常这样给班里职工说,他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几个拉扯大,没有享过一天福,早在前几年,因为孩子的原因和妻子离婚了,家里里里外外都靠我一个,有时候难免照顾不周的地方,说到这,袁班长很自责,说工作上我也要争先进,家我也要照顾好,要想平衡这两者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付出,大家都很佩服他,他对自己养管的路也是呵护有加,哪里有隐患,哪里的沟渠需要清理,哪里的路面需要清扫,哪里的坑槽需要填补,他对自己管养的路面了如指掌,他心里想着路,牵挂的是母亲。同时,袁大义同志经常与职工谈心,虚寒问暖,尽心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班里女职工陈秋红,家住鼎城区许家桥回维乡农村,2015年患重度肝硬化,月治疗保守费用3000多元,女儿读大学,上有两个公婆要赡养,家庭情况和经济条件极其困难,袁大义知道情况后立即组织本班人员为陈秋红献爱心,自己带头捐款2000元,还给陈秋红讲自己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坎坷故事,其他职工也触景生情,你两百,他三百,为陈秋红送去爱心捐款5000元,虽然数额不多,但是同事之间的这份温暖,这份情谊,这份乐观向上和热爱生活的态度感染和激励着陈秋红。从此,陈秋红用自己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勇气。

袁大义的母亲在他的照料下,一天比一天好,情绪也慢慢稳定,袁大义心里真是高兴。他说,这辈子两件事要做,一是把母亲照顾好,二是把公路养护好。平实无华的言语,是这位寡言少语男人最深情的告白。

责编:蔡依秦

鼎城新闻
最新资讯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