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溪镇:种粮女能手用双手改变贫困人生
2023-05-29 11:30:05          来源:灌溪镇 | 编辑:赵娜 | 作者:周庆元 朱玉函          浏览量:64888

“今年的双季稻现在长势喜人,我承包的200亩今年预计产量可以达10万斤。”正在稻田里耕作的骆秀群笑盈盈说道。

骆秀群今年48岁,一家原来居住在湖北恩施沙道沟,家里因病一直生活在贫困边缘,用骆秀群的话说“都是病号”:丈夫柳正友身体孱弱多病,婆婆患有老年痴呆,哥哥双耳失聪。一双儿女都还在学龄前,家中劳动力严重不足,而当地自然资源匮乏,合适的就业机会少,整个家庭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做了一个重要又坚定的决定:在2004年举家搬迁至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黄土山村18组。而这个决定也正如骆秀群的人生一样:生活若有不如意处,不抱怨、而是去努力改变它。

初到陌生的土地,举目无亲,在花掉全部的积蓄买了两间破旧的瓦房后,丈夫柳正友只能跟着村民在周边做零工,但因为没文化也没有技术、劳动能力弱,工资很低,生活依然难以为继。于是,骆秀群只能把机耕道不通、排灌不方便等别人不愿意种的三十几亩水田全部承包起来自己种。

“为了把地种好、把家照顾好,她只能比别人早出门、晚回家,从耕田、播种、打农药再到收割,几乎全部采用传统的方式种植三十亩水稻,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日子一开始是很苦,但是后来就慢慢好起来了。”骆秀群说道。

随着农业政策调整,赋税取消了、种田有补贴了,三十亩、八十亩、一百亩、两百亩......骆秀群逐步地扩大种植面积,陆续添置收割机、耕田机、插秧机等农业设备,成为了村里的种粮大户,也成了家里经济收入的顶梁柱。她从不缺席每一次的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会,努力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无论是农业设备的驾驶还是维修,她都得心应手,今年,她还购买了无人机打农药......丈夫也不打零工了,给妻子打下手,在家做饭操持家务,照顾患病的母亲和哥哥,家中境况有了好转,还盖了三间平房。

2021年8月,家中房屋拆迁后,全家住上了商品房,子女大学毕业,但她依然坚持当种粮大户。“当初是这三十亩水田给了我们全家希望,现在我们生活好了,土地机械作业了,国家的政策又好,我们更要种好,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骆秀群坚定地说道。

责编:赵娜

来源:灌溪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